新型肺炎疫情持續,也讓口罩機成為熱點,相關制造業也是跟風了一波熱度。實際上,制造業走入普通公眾視野已經很久了。近年來,線上線下,大家對制造業的關注逐年提高。就連因與大眾生活距離較遠,而稍顯冷門的機床行業,也正在逐步被人們所了解。
長久以來,我國國產機床一直被貼著“外強中干”、“同質化嚴重、“低端制造”的標簽。其實機床行業內企業和從業者,也盡力在自己的弱項鉆研進步。而這些標簽構成的中國機床“廉價”的印象也已經達到了“深入人心”的地步。
“廉價”似乎是一個貶義詞,也讓我國的機床行業飽受詬病,但廉價真的不好嗎?廉價的中國機床為制造業又會帶來了什么呢?
一個企業成立所需的啟動資金讓很多創業人望而卻步。其中設備的采購費用,往往是運營經費中支出的大頭。不得不說,相對廉價的中國機床降低了企業設備采購方面的費用,讓建廠的門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,發展了很多規模小的加工企業。
可以這么說,國產機床促進了大量的加工企業的發展,也促進了國內商品市場的繁榮。
因為中低端的市場定位也讓國產機床準入門檻降低,這也形成了我國機床行業龐大的企業規模。而龐大的機床企業則為制造業提供了穩定的設備供應和選擇空間。
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設備緊缺,到如今不同種類的機床應有盡有,國產機床以強有力的姿態,保障了下游制造企業的生產穩定,也為我們市場的繁榮做出了貢獻。
國內市場激烈的競爭讓國產機床價格不斷壓低,這種現象也導致了機床企業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,從而導致產品質量下降等問題,但是這也給下游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。而這種實惠不僅在于采購國產機床價格較低,也讓促使國外機床在國內的定價更加合理。
每當國產機床在某一領域實現突破,投入市場后,也會使得國外同類設備大幅度降價。技術研發在機床行業內舉步維艱,往往因為新產品還未獲利,市場就已經被擠占,但這樣的競爭確實給我們的制造企業帶來了很多實惠。